查看原文
其他

复旦血案之后:不要给杀人者“同理心”。

一小时爸爸 一小时爸爸 2022-05-14


上周,我们都看到了在复旦数学系发生的惨剧,就不再复述了。原本不太想说这个事情,毕竟这些年见过一次次的悲剧,马齿徒增,却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。但之后几天在网络上看到的很多评论,以及其中的一个关键字,最后还是忍不住说几句吧。


这个关键字就是:同理心



这几天看到了很多“同理心”的声音:一些自媒体,从大学、科研机构的工作压力大入手,表达了对杀人行凶者的“同理心”。甚至仅仅靠只言片语的背景资料,就脑补出了一整出的“宫斗大戏”,把个人面对体制的种种无奈悲哀描绘的淋漓尽致。


在某些学术圈工作者聚集的论坛网站上,类似的“同理心”言论占比也很高,很多人描绘了自己在求学、工作期间所经历过的不快甚至挫折,尤其是来自于校方、领导的压力,包括学术圈的各种腐败不公等等。


确实有这些问题的存在,熟悉我们的读者,都知道我们有多痛恨国内的学术腐败问题。学术腐败是我国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,这是阻挡中国继续发展前行的最重要阻碍之一。


我们的科研环境需要净化,我们的学校体制也需要改革。但这些都不是去杀人的理由,也不是我们能给杀人者“同理心”的理由。



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有生存生活的压力,都有失去工作的恐惧,很多人都会受过“体制”的委屈。但请不要用自己的各种不满、悲愤去代入,觉得杀人者“情有可原”。我们和杀人者不应也不会有什么“同理心”,因为这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 —— 我们没杀人。


是的,无论你再郁闷、再痛苦,再愤怒,都没有去杀人,即便也许曾经在内心中恨一个人恨的要死,恨不得ta出门被车撞死,甚至想杀了ta,但你都没真正去实施,去真的预谋杀人。在这里“想”和“做”就是有着天壤之别,这里的区别不是因为敢不敢,而是体现了我们内心对社会道德的最后信仰。


这是正常人和预谋杀人者之间的不同。悲哀的是,这次的惨剧反而证明了学校之前不留用的决定是正确的 —— 我们任何一个人如果作为管理者,会在自己所管理的学校、公司、部门中,保留这样一个精神极不稳定、有暴力风险,可能谋杀同僚的员工吗?


很多相关的新闻评论提到了《美丽心灵》的主人公,天才数学大师纳什。说明天才总有精神异于常人的,这是什么逻辑?纳什的确有精神疾病,但他没有伤害过别人。不仅如此,我们回顾整个科学史上那些伟大的名字,无论是什么性格,无论是什么遭遇,有的名利双收,有的孤苦一生,但有一点是共同的,他们都没有因为压力或不满,就谋杀同僚。


科学家也许性格乖僻,但不是暴力疯子,更不会杀人。这不是给杀人者“同理”的证据。



这种给杀人者的“同理心”,不仅仅是错误的,更是有害的。


因为如果给像复旦此次悲剧的杀人者同理心,会传递这样一个潜台词:那就是社会道德接纳用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,去报复他人,社会。


在这个社会中,无论是体制、工作、学习、家庭甚至个人自身,因为各种原因,而满心不忿,想要发声,想要报复,或者只是想要被人关注,被人“同理心”的人,从来都不少。如果我们的社会,我们的网络媒体在散播“杀人者是可以被同情被关注”的信号,那后果会很可怕 —— 这会鼓动某些人用伤害他人的方式,来发泄情绪,博得关注。


这些年我们看到过太多的无差别伤害事件,尤其是那些冲进学校,伤害未成年孩子的暴力行为。我们每个人,尤其是每位家长,都在担忧,希望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。


想要彻底避免类似事件,很难。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一件事情入手,就是不要给杀人者“同理心”,不要帮他们找理由,让整个社会都统一一个认知,那就是谋杀是永远不可以被接受的,不可以被理解的罪行。


这也许无法避免所有的悲剧,但至少可以让一些人,在一些特定的时刻,会多想想,也许有其他的更好的方式来处理他所面临的问题。也许这只能避免个别的悲剧,但也是值得的。



所以。


不要给杀人者任何“同理心”,因为我们都遇到过各种困苦和挫折,我们都用正常人的沟通方式去面对和解决,或者逃避,但我们都没有杀人,所以这里没有什么“同理”。


不要给杀人者任何“同理心”,因为这种声音,会让个别人误认为杀人是可以被社会接纳,能获得他人的关注或者同情的。而如果一些精神或者道德有问题的人有这种误解,那他就更可能选择伤害他人来获得关注和同情,而下次的受害人,也许就是我们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。


谋杀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挑战,无论是谁,没有同理,只有谴责。





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,如果你有什么问题,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【提问沟通】告诉我们:


与教育相关的文章,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【文章查询】,在搜索栏里输入“教育”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:


近期文章回顾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